第180章 全面开花(1/2)
“钱的问题,就不要过多的担心了,找人,找更多的人过来。”李复说道:“现在秋收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十里八乡的,闲着的,能干活的人,都找来,加快进度。” “咱们不缺钱,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头疼了。” 长安城那边的家具生意给李复带来了很多利润。 家里的钱堆在库房里,人进去了,数都不好数。 这些钱留着干什么呢? 本钱的话,工坊那边已经留下了,能够被送到泾阳王宅的,都是他们赚取的纯利润。 现在,李复手里有钱了。 庄子上要好好搞,必定是要花很多钱的,而且现在这些钱花出去,将来是能够救命的。 钱算不得什么,以后都能再赚,庄子上的每一个人,对于李复来说,都比钱重要。 而且,钱赚回来,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郎君,若是这样的话,那花费比之以往,会多出很多来。”老周说道。 人来了,按照自家郎君给出的待遇,不仅仅是给工钱的问题了,吃喝拉撒什么的,又是一大笔开支。 为了能够保证人每天都在这里干活,节约时间,找的人,家里离着这边越远,他们要管的事情就越多。 家里远的,晚上都要住在庄子里,但是庄子里那哪儿有这么多地方安排这么多人? 之前天气不算太凉,所以在外面搭个棚子,也能凑合。 但是现在白天比较暖和,晚上天气就凉了,住在外头,晚上得裹严实了,才能不被冻醒。 眼下工地上的人,都住在作坊的宿舍里。 作坊里暂且没有那么多人,而且,作坊这边的工匠,大多都是庄子上的,都是本地人,晚上都住在家里。 因此,作坊的宿舍也就腾出来了,这些在工地上干活的人晚上在宿舍里挤一挤,也就凑合了。 甚至还在宿舍里打地铺。 人太多了。 就算是在宿舍里打地铺,至少有间屋子可以遮风挡雨的,比在外面住棚子要强许多。 若是再加人的话,安排到哪儿去? 这些都是事儿,一旦安排开了,花销自然就上去了。 “花销的问题不用管。”李复说道:“花就是了。” “那如此的话,临时搭建的棚子,就要改一改了。”老周说道:“往后天气凉了,棚子不能住了。” “那就搭建临时的住所。”李复说道:“庄子上干活的人这么多,而且往后,还是会有作坊啊,屋子要建造的。” 并不是说,两个作坊盖完了之后,就不盖作坊了,也并不是说,给护卫们盖完了房子之后,庄子上就不盖新房子了。 在李复看来,这也仅仅只是一期工程罢了。 “不管工地上缺什么,派人去采买,不要舍不得钱,工匠们的待遇,尽量提高。”李复说道:“就像你说的,往后天气凉了,别让人染了风寒,这玩意儿窜窝,这么多人住在一块,一个染上风寒,一整个屋子的人说不定都跟着倒霉。 人要是病了,那不是更耽误事儿吗?所以该花的钱,不要吝啬,到时候我让老赵从长安城宅子里再运些钱财过来,或者说,若是东西要到长安城去采买的话,直接去泾阳王宅,找老赵,直接走那边的账本。” “是。”老周应声。 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了之后,李复让老周退下了,他要自己在这边看账本。 反正长夜漫漫,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困了睡觉就是了。 匮乏的娱乐活动把李复这个想要躺平的人逼得闲着没事儿大晚上的看账本。 次日清晨一早,厨房那边知道自家郎君回来了之后,早饭做的格外丰盛。 但凡是李复手底下的人都知道了,李复吃饭可挑剔了。 因此,厨子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那叫一个下功夫,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外头没有的,他就是想要学,也要跟着宅子里的人学。 柳娘走了之后,会下厨的就只有小桃了。 所以,一大早小桃也在厨房里帮着忙活。 总不能到了庄子上的宅子里,让自家郎君看见早饭都没胃口吃啊。 皇宫里尚食局的御厨,手艺方面,他们不敢说比,但是新鲜菜色上,哪家也比不过泾阳王宅。 李复坐在凳子上,面前的圆桌上摆着今天的早餐。 此时此刻,他突然想喝苞米面粥了。 以前在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